室內設計師爲何生存艱難 只因缺少話語權

安宅吧 人氣:2.6W

從調研中可以看出整個設計領域(尤其是室內設計領域),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何看待被“隱藏”在產品、裝修背後的設計價值?設計師羣體生存艱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今採訪了廣州嘉華設計總經理、首席設計總監,廣東電視臺房產頻道首屆《家居大變身》設計大賽亞軍樑光華,並就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本文即爲樑光華先生在思考之後的深度總結,先整理分享給行業。

室內設計師爲何生存艱難 只因缺少話語權

1

設計從“附屬”走向主角

設計師的好時代正在到來

“設計的價值”一般透過“付費”和“創作”兩個方面來體現。

以往“設計費”都是“沒有”的,一般都掩藏在“裝修送設計”、“免費設計”這樣的旗號之下,不能“陽光化”,作爲一種附屬形式依附在產品銷售上、工程項目裏。

但隨着許多作品的呈現、媒體的推動、時代的變遷等等,消費者的價值觀也有所改變和提升。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支付“設計費”,請設計師爲他們打造專屬的、心儀的居室。這個趨勢正從一線城市向二線、三線城市蔓延,可能要在二三線城市普及設計收費還需要一點時間,但隨着衆多的一線設計公司向內陸城市拓展,相信這個日子離我們不會太遠。

“設計價值”的另外一面就是“創作”。

以往許多消費者都喜歡拿着一些圖片來找設計師,告訴我們,他喜歡這張照片裏的這個造型、喜歡這張圖片裏的那個地磚、很羨慕哪家房子裏面的某個顏色……設計師只要把這些都“搬過來”就行了,這是我們很多設計師都遇到過的“囧”。

這些情況一般都是在2005年之前,我認爲那時候的消費者對美學的認知度是不足的。因爲改革開放的初級階段,人們的生活質量基礎還很低,對外界資訊的獲取渠道也很狹窄,大家對美的東西是趨之若鶩,但又不懂得如何去整合和表達,加上經濟水平不高,所以找設計師“幫忙”就成了一種方法。

但現在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個人消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資訊的獲取更加便捷和海量了,走出國門面向世界的通道也四通八達……這樣一來,人們的視界開拓了,也讓他們重新審視“設計價值”的輕重。經濟發達,人們收入富足,也讓他們有了可以聘請設計師“設計”的資金

,中國的消費者對於“設計”的價值認知度正在改變、正在提升。我覺得一個屬於“設計”的時代已經到來了,而且會越發繁榮。

2

消費者需要“原創”嗎?

“原創”不一定是消費者注重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但他們也渴望“原創”。首先,我們要區分設計師和消費者對“原創”的理解。

作爲設計師維度上的“原創”,是從無到有的,是透過思考、分析、建模、琢磨、精細化處理,並注入了靈魂的作品,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新生兒”。一件傢俱、一套家居設計方案……設計師都是傾注了自己的心血,這就是我們的“原創”。

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原創”,更多是基於他們的自身需求和心中的美學概念——他們希望的是在某種他們能夠認可的事物之上進行二次深化處理和改變提升,從而達到他們心目中的“與衆不同”(我們家和別人家就是不一樣,不是樣板房)。但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所以很多表達會詞不達意、讓人摸不着頭腦。

其實,“與衆不同”是兩者的共同追求,只要透過不斷的溝通、角色互換,大家都可以到達“原創”這個終點。

因此,這也需要設計師不斷地學習、創造。在我的設想中,作爲設計師理想的工作狀態就是:學習——創作——工作——生活——休息——再學習——再創作……這樣不斷地循環。而我的“工作”,就是:

在生活中尋找人生的趣味

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己

在創作裏追尋自己的理想

在工作中實現積累和沉澱

在休息中盡情享受生活

3

設計師,本身就是很好的渠道

設計師作爲一種“渠道”,也不是中國特有的,在國外也很普遍,你可以看到國外許多新型的建材產品推出,首先都要請設計師們參加他們的發佈會,先取得設計師們的認知認可是產品市場的關鍵。只要有“市場”的地方,設計師就是一種很好的“渠道資源”。

爲什麼呢?

這是設計師的職業特性所決定的,一位出色的設計師,他必然是博學的:天文地理、琴棋書畫、聲色犬馬、堪輿學說、新媒體、新科技……設計師們都會有所涉獵,中西美學、心理學更加是設計師們的必修課。所以一位出色的設計師對業主來說是很有“話語權”和“說服力”的。透過他們來達成銷售,不失爲一種方向。

4

缺少話語權

是當下設計師羣體生存艱難的原因

國外設計師的收入是比較多樣的,他們收入的來源有:設計服務費、大賽獎金、專項研發經費、產品代言這四項,其中“設計服務費”所佔的比重大,可達90%。

而國內的同行們收入的渠道比較單一,就主要是:設計服務費、項目管理提成、推薦費,而且這些收入的比例都是比較均衡的。

爲什麼會這樣呢?我個人覺得這與設計師的“話語權”有關。

首先,國外的設計師行業有嚴格的執業資格證制度,沒有高學歷和經驗累積,是無法取得執業資格的,沒有執業證無法獨立工作,所以執業證普及率很高,可以達到99.9%。這也意味着他們在項目的實施裏有很高的權威性和話語權,他們爲了保持這種高度,會潔身自好、堅守準則,不受外來因素的左右。

同時,正是由於他們的專業性和職業性,會引來很多機構邀請他們進行一些“設計研發”和“產品代言”。而且國外的設計大賽都是有獎金的(這一點與國內情況就有很大的不同),榮譽和獎勵並存,品牌價值隨之而來,“話語權”也得到了鞏固。

回看我們國內設計師的生存環境,雖然也有相關的“執業證制度”,但在執行力方面就很不理想了。

我們地大人多,行業從業人數巨大,必然存在設計師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一些關於設計師的負面資訊也導致了“權威性”下降、“話語權”丟失的情況。因此很多設計師只能透過不斷地參與項目裏的細分工作,以換取報酬,所以除了原有的“設計服務費”之外,有了“項目管理提成”和“推薦費”的出現。

再來,國內也缺少“設計師品牌代言”、“設計師產品研發”這類的經驗,所以我們的設計師的收入來源還是比較單一的,都是“以項目養設計”的模式。

如何改變這種狀態?

我建議設計師們,特別是年輕的設計師們應該在工作之餘多讀書、多遊學、多觀展、多與人交流、多做總結、多換位思考、多注重實際功能與美學之間的融合方式……以此增加自身的能力和沉澱,增加與客戶在交往中的感染力和信任感。爲什麼是“年輕的設計師”呢?因爲他們正是我們設計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