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污染除了甲醛還有啥 怎樣去除有效

安宅吧 人氣:1.87W

  據中國室內環境監測中心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由於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急診數爲430萬人次;每年由室內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達11.1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04人;每年新增先天殘疾兒童總數高達80萬至120萬,其中,42.1%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爲威脅人們健康的“隱形殺手”。

裝修污染除了甲醛還有啥 怎樣去除有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2年發佈的《室內空氣質量指南》,苯、甲醛和放射性氡等物質是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超標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其中,又以苯系物與甲醛的超標爲廣泛。研究表明,苯系物已明確爲誘發白血病的元兇之一,危害程度不亞於甲醛。

  裝修污染主要來自哪裏?

  傢俱、塗料壁紙,膠水,瓷磚潔具……各種裝修裝飾材料都可能含有化學污染物,含量超標則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

  1、苯

  主要來自塗料、油漆、膠合劑、牆紙、地毯、合成纖維和清潔劑、溶劑等。苯具有特殊的香味,卻是強致癌物,長期吸入會破壞人體循環系統和造血機能,導致白血病。

  2、甲醛

  主要來自板材、膠水、牆面裝飾材料、墊等。甲醛具有刺激性氣味,超標可能引起鼻咽癌、鼻竇癌,還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3、氡

  主要藏身之所是花崗岩以及瓷磚和潔具等陶瓷產品。氡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氣體,無色無味,就像“無形煙”,它已成爲僅次於吸菸的肺癌第二大誘因。

  4、氨

  主要來自混凝土添加劑和室內裝飾材料,尤其在冬季施工時,大量存在於防凍液中。氨氣極易溶於水,對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強。短期吸入大量氨氣後會出現流淚、咽痛、咳嗽、胸悶、呼吸困難、頭暈、嘔吐、乏力等症狀。

  5、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

  主要來源於傢俱、壁紙等。吸入過量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讓人出現頭暈、頭痛、嗜睡、胸悶等症狀;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讓人食慾不振、犯惡心,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

  通風半年就能吹跑甲醛?

  裝修污染幾乎無處不在,爲了儘量避免,一般房屋裝修後都會預留半年左右的通風散味纔可入住。網絡上流傳着各種防治裝修污染的小竅門,這些傳言,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誤區一:無異味就是無污染

  很多人深信室內沒味就是沒有污染了。事實上,相當多種類的污染物是無色無味的,比如氡。此外,甲醛雖然有刺激性氣味,但是一般來說,如果含量超標6倍以下時,是聞不到明顯氣味的,甚至一些對氣味不敏感的人,在甲醛超標10倍的環境裏都聞不出任何異常。

  誤區二:天天通風就萬事大吉

  大部分人都會在裝修之後選擇通風一段時間才入住。但是,一般家庭窗戶都設計在離地一米以上的位置,而甲醛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易沉澱,即便開窗通風,甲醛仍難清除。再者,多數有害物質釋放緩慢,長達3~15年,絕非幾個月通風就能解決。

  誤區三:用環保材料就高枕無憂

  其實,所謂的環保材料並不是沒有甲醛,而是甲醛等有害物質含量相對較少。使用環保建材有助於降低室內有害氣體,但是即使全部使用環保建材,如果用量過多,的空氣質量也可能會超標。而且,居室結構、通風狀況等因素也會影響揮發作用。

  誤區四:綠植可以吸甲醛

  很多人寄希望於吊蘭、蘆薈等植物來吸附室內有害物質。事實上,植物的呼吸能力相當有限,通常是微克(百萬分之一克)級別。如房間內甲醛超標,需要擺放數千盆植物,和持續光照才能起一定效果。

  誤區五:竹炭吸收甲醛

  很多人想到用竹炭來吸附甲醛,竹炭可以吸收少量甲醛,但吸收進去的污染也很容易“跑”出來,使用一段時間後竹炭本身也會成爲污染源,造成二次污染。

  如何減少裝修污染?

  1、選擇正規環保的材料

  選購傢俱、塗料、板材、膠水時都要注意他們的環保性,儘量挑選環保型材料。室內裝修如果需要使用大量的板材,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E1級、E0級的環保板材。 購買傢俱、裝修材料到大型專賣店,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並檢查產品外包裝上是否有權威部門的環保認證標識。

  2、經常通風換氣

  新房裝修後,至少通風一個月再入住,時間越長越好。對於簡單的裝修或改造來說,一定要注意多開窗、讓空氣對流。新裝修的傢俱中存儲的衣物要經常取出進行晾曬,防止傢俱有毒物質揮發出來吸附在衣物上,對身體造成損害。

  3、給新房“體檢”

  入住前,找有資質的權威機構進行室內空氣毒物檢測和評價。如果對物業的評測結果心存質疑,可以找第三方檢測公司,之後出具相關的檢測證明。

  4、採用有效的方法治理污染

  使用活性炭和瑪雅藍可以有效去除裝修污染。很多人容易弄混竹炭和活性炭,兩者有明顯區別的,後者在加工過程中多出一些高溫活化步驟,使它具有更多更細密的孔隙,對甲醛、苯、TVOC等裝修污染都有較好的吸附效果。而瑪雅藍與活性炭的區別是,吸附污染的同時可以分解污染,是一種新型吸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