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的直播電商背後 中電的直賣直購道路變通暢

安宅吧 人氣:8.88K

有人說:羅永浩的直播賣貨成交量,水分很大,炒作居多;有人說:羅永浩的直播電商,個人魅力不可忽視;有人說,羅永浩的直播電商,或許就是曇花一現;家電圈說,拋開羅永浩直播的數據有無水份,未來能持續多久,對於家電廠商來說,要透露熱鬧的現象看清商業的本質,那就是屬於家電業的新零售時代真來了!

羅永浩的直播電商背後 中電的直賣直購道路變通暢

觀看人數超過4800萬,成功帶貨1.1億元,羅永浩又給自己貼了個標籤——“帶貨一哥”。要知道,三年前的雙十一,太平鳥24小時,賣了8.08億,消息響徹雲天了。

羅永浩在抖音平臺的直播首秀,堪稱個人型的“聚划算”,直播3小時,1.1億元銷售額,共計91萬件商品訂單,相當於每分鐘出庫商品超過5000件。這無疑引發了電商平臺、流通行業,以及全社交的熱議。

更加難得的是,羅永浩開啓了直播電商的2.0時代,並創造全新的直播標籤“電子產品新品類”。這一“電子產品新品類”意味着,家電類尤其是小家電可佔一席之位。那麼,這是否意味着一個屬於家電的新零售時代真來了呢?

啓示一:思想不觸網,又怎能爭當時代的弄潮兒?

有知名廣告公司朋友甚至在朋友圈調侃說,羅永浩一開直播,好像全世界都慌張起來,有一個客戶要求我們馬上出一份關於他們年屆五十的CEO直播的融媒體傳播方案。

這話雖然有一定的調侃成分,但確實當下整個商業企業和流通產業的事實。從精英,到素人;從網紅到寶媽,從農民到縣長……直播不僅僅成爲電商、品牌、商家等標配,更成爲消費振興、激活消費的重要抓手。

那麼,對於衆多家電企業和商家來說,總裁、總經理們從過去的線下現場簽名售機,到如今的線上直播賣貨,只是簡單的場景轉變。操作起來更加容易,而且有助於拉近品牌、產品和用戶的距離。

在注意力碎片化、效率化的時代,把“人和貨”對接就是效率的服務。在羅永浩的直播間,不少粉絲甚至直接嫌棄他講的太慢,要求直接上購物連結,這說明什麼呢,無非就是現代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理性消費凸顯,效率價值至上。

雖然當前不是任何一家企業CEO出鏡帶貨,都能成績斐然、成交巨大,但至少在思維意識上,很多企業已經認知到位。上至CEO,特立獨行如羅永浩,均躬身入局,上層的思維已然如此。衆多,沉迷於碎片化、短視頻、輕思考的用戶們,不僅圍觀,更在趨勢和潮流的慫恿下,紛紛做起第二副業,在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切換自如”。

於是這也引發了家電行業關注多年的“人人皆渠道”大趨勢,是否真的已經變成了現實?目前來看,家電圈認爲,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利用自身的朋友圈、人脈,已經扮演起了“從消費者到銷售者”的新角色定位。當然,跟過去的蘇寧、國美,以及勢頭正旺的京東、天貓等平臺型零售商相比,個體零售還無法保證規模、保證穩定性,但至少是一個個可靠、有效的出口渠道。

特別是對於那些“重體驗、重交互、重口碑、重內容”的家電產品來說,更適合個人型平臺。

啓示二:爆款帶聲量帶品牌,新興小電或迎二次爆發

海角天涯,囿於廚下。在家電產業各個品類中,相對於傳統大家電,新興小家電,強調個人消費,而非家庭消費,本就自帶流量與網紅屬性。

在各大網紅主播的直播間,在各社交媒體上的“好物推薦”中,在各大博主的種草清單上,強調美學設計和實用性新興小家電,如料理機、吸塵器、淨化器、淨水器、榨汁機,以及個護用品等,在直播電商、達人帶貨的運作下,正在迎來爆款走量的“二次爆發”。

對於美的、九陽、蘇泊爾,以及小熊電器等一大批來自小家電行業的大品牌或差異化品牌來說,顯然會成爲這一輪“直播電商”的贏家。特別是在今年線下實體門店遭遇阻力的情況下,藉助第三方的物流配送、電子支付等公共能力,可以實現“更小成本更快產出”。

直播爲新興小家電的擁躉者們創造了“小衆聚集”的虛擬空間,完成了小衆羣體身份認證,實現了產品的規模化銷售,並裂變擴大覆蓋新的品類、新的人羣。歐睿國際的研究數據顯示,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小家電行業會呈現一個高速崛起的曲線。而我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

但是小電並非受益者。事實上,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以來,線上直播的小電產品均價正在從50-100元左右,向200-500元突破,甚至開始向千元上限試探。其實去年美的、TCL、海信等企業,已經將空調、冰洗、電視等大電,藉助網紅直播平臺試水,而且超出預期。

由此可見,隨着直播電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配合“人人皆渠道”的新零售大幕開啓,屬於家電行業全品類的“直賣直銷”大潮將會快速引爆。其核心並非單一的線上直播賣貨,而是屬於一個全新的“直播電商”新時代。其核心正是跳出京東、天貓等平臺型電商,利用分散在全網的個人平臺,從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全面覆蓋。

啓示三:萬物皆可播,但家電產業要拆牆架橋

不管是李佳奇、薇婭,還是羅永浩,個人型聚划算抑或網紅主播,帶貨的本質上於兩個字,那就是“低價”。換句話來說,直播電商與品牌商之間的距離依然遙遠。如何推動直播電商向中高端品質型消費的邁進,而不是侷限於普及型、低價型消費通道之中。

對於家電廠商來說,當前在一線消費市場正面臨着從低端規模型消費,向中高端質量型邁進的關鍵時刻。而直播電商的核心主場仍然在低端型,短期還無法承擔起中高端消費的重擔。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家電產業來說則需要“拆牆架橋”。一方面,主動拆牆。不要將直播電商隔絕在家電零售的主場之外,必須要在電商、連鎖大賣場、專營店等體系之外,建立自己的直播電商新體系和新通路,特別是要培養自己的直播電商團隊,包括並不限於直播達人、素人等;

另一方面,積極架橋。不要再建什麼商業護城河,而是要全面打通與用戶之間的平臺,特別是要學會建“高速公路”、組建“直達高鐵”,要將一系列優質、明星爆款新品,在直播電商等新零售平臺落地推廣。

必須看到,對於家電企業來說,直播電商不只是“線上的低價賣貨平臺”,而是拉近企業的品牌、產品和用戶距離的一個紐帶和橋樑。其核心可以讓家電企業的產品,以更短的距離、更高的效率,以更方式傳遞並推送給用戶。

據業內預估,淘寶系直播中頭部主播帶貨量佔據其整個平臺的30%。這種生態是否健康?商家是否可以持續“不賺錢,交個朋友”?商業的本質是盈利。營造聲浪是營銷的必要手段,但是有一點“只賺吆喝不賺錢的買賣”,是不可能會持久的。所以,直播電商能否走多遠,關鍵取決於能否讓各方參與者賺到更多的錢,實現各方利益的共創與共贏。

只有培育自我力量,才具有持久的戰鬥力。從如何孵化網紅,到精細化運營粉絲,再到匹配高質量的供應鏈保障,將整套體系規模化,纔是企業在這場直播電商江湖之中的終“核心競爭力”。譬如,今年以來,從海爾、美的、海信,到京東、天貓淘寶的各種場景下沉浸式直播,以場景闡述產品,以垂直價值賦能產品營銷,實現用戶利益的現實需求的雲端可視化,別具匠心。

不跟隨風口,而是讓自己成爲鼓風機。也許,是中電在“萬物皆可播、人人皆渠道”時代下的新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