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業國內外雙壓力 2013年面臨洗牌

安宅吧 人氣:1.11W
陶瓷行業國內外雙壓力 2013年面臨洗牌

陶瓷行業國內外雙壓力 2013年面臨洗牌

我國日用陶瓷行業快速發展,是世界上的陶瓷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大國。我們僅是日用陶瓷“製造大國”,而非“製造強國”。仔細分析,存在如下問題:

一是我們的產品出口售價低。我們消耗掉大量的資源、能源,污染了環境,投入大量的人力,但換來的是產品售價低,利潤微薄。2010年單件出口均價爲34.62美分,而進口日用瓷單價高達4.90美元,我們僅爲進口價的1/10。產品售價低的原因很多:缺少知名品牌企業,產品缺乏創新設計,質量檔次水平欠佳,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差等。

二是我國日用陶瓷行業普遍存在生產效率低、產品品質差、成本高、能耗高、整體效益差。這與行業存在的諸多技術關鍵問題有很大的關係。具體表現在:

1、生產工序的工藝技術裝備發展不平衡。兩頭較先進,而中間顯薄弱,即:原料加工工序、燒成工序技術裝備水平較高,但中間的坯體成型工序由於裝備落後,自動化程度及配套水平低,有些是人工操作,造成勞動生產效率低。

2、與成型工序配套的模具質量性能差。長期以來日用陶瓷坯體成型一直都在使用石膏模具。

3、由於我國石膏粉、石膏模具加工技術落後,質量均一穩定性差,再加之制模工藝落後,使我國日用陶瓷成型用石膏模具性能較差,表現在使用次數低,坯體成型質量差,產品品質低。而由於模具性能差,使用次數少,更換頻繁,除了加大製造成本外,還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成型效率,無法滿足自動化生產線的要求。生產能耗高。日用陶瓷生產能耗主要在成型鏈箱烘乾和燒成窯爐。我國日用陶瓷行業是高能耗行業,燒成工序能耗佔了全部能耗的70-80%,而窯具性能差是造成日用陶瓷能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從國內外陶瓷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分析,我國日用陶瓷行業必然要向以下三個方向發展,一是提高生產效率;二是節能環保;三是提高產品品質。而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是透過引進世界上發達先進工藝技術裝備,或者透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早日開發應用高效成型技術和裝備,研製高效節能模具、窯具投入生產使用。這是提高日用陶瓷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關鍵問題。

我們雖是世界上的陶瓷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大國。我們僅僅是日用陶瓷“製造大國”,而非“製造強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陶瓷行業會克服技術及發展上的不足,成爲真正的陶瓷“製造強國”。

陶瓷行業國內外雙壓力 2013年面臨洗牌

過去的一年陶瓷行業可謂歷經滄桑。不僅遭受着國際市場的“圍剿”,同時還承受着國內節能減排“排頭兵”的巨大壓力。進入2013年,大的品牌企業已着手備戰轉型升級, 2013年中小企業或許要在大浪淘金中被洗牌。

國際“圍剿”

2012年2月17日,歐盟對中國日用陶瓷發起反傾銷調查,並在年底對國內2000多家陶瓷企業做出反傾銷初步裁決,徵收17.6%~58.8%的臨時稅率,爲期6個月。而到2012年5月15日,歐盟將對中國陶瓷進口關稅作的投票表決,終透過的話有效期要長達5年。

緊接着,打着反傾銷旗幟對中國日用陶瓷企業發動的“圍剿”迅速蔓延開。2012年8月30日,墨西哥也對中國日用陶瓷發起了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4500萬美元;8月31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經濟共同體發起日用陶瓷一般性保障措施的調查,以保護國內產業爲由,出臺技術性貿易措施;12月26日,巴西貿易發展工業部也決定對中國日用陶瓷餐具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並於2013年1月公佈了抽樣企業名單。

除了反傾銷稅,國際市場也越來越多地提出各項技術標準,甚至是BSCI等商業社會責任準則,進一步提高了出口企業的檢測及認證成本。隨着臨時反傾銷稅的實施,有商家反映:“從11月份到現在,歐洲來的訂單已經很少了。今年確實會有一些小廠的日子不好過了。等到正式執行反傾銷稅率,可能會淘汰掉一部分產能。”記者從多家龍頭陶企及佛山陶瓷市場調查瞭解到,目前一些陶企庫存預計至少5個月才能消化。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告訴記者,去年一年佛山陶瓷行業的確較艱難,銷售出現負增長。

但是,又因爲中國是日用陶瓷出口大國,無論從數量還是一些生產所需的理性指標來看,短期內是無法取代的,所以在去年10月份之前,歐洲一些進口商預見到了稅率的變化而加快下單進貨,導致“搶關”進入歐洲市場的日用陶瓷產品有明顯增加。倘若在試行的六個月期滿後,真正對中國日用陶瓷執行反傾銷稅,反而是有利的,特別是大品牌中國陶瓷商,提高的終成本還是會部分轉嫁給進口商。如果進口商不願意承擔由此增加的成本,可能會轉向孟加拉、泰國、越南等地下單,進口商在轉了一圈之後,大部分的訂單還是要落在中國。

國內政策高

國際形勢的緊逼之餘,國內節能減排的高壓政策也不容怠慢。1月26日,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祕書長繆斌在中國衛生陶瓷潮州產區調研時透露,經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對工業企業的PM2.5進行檢測,未來不符合相關環保標準的企業將全部被關停。陶瓷衛浴行業依舊以“排頭兵”的身份首當其衝成爲治理的對象。

建築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建築衛生陶瓷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明顯進展,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產過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利用率達到70%。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降低。陶衛行業的環保問題和節能減排壓力可想而知,作爲一直以來被政府乃至環保部門所公認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陶瓷行業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必然再次感受到更強的環保政策壓力。

從廣東佛山產區的企業外遷,到各省市出臺多項約束性、限制性的節能減排政策,如佛山裝修網所說廣東佛山等地區的政府制定了具體的排放標準,山東淄博市政府出臺了淘汰落後產能、整頓治理環境的措施。佛山市原市委書記林元和在佛山主政時,佛山關閉了200多家建陶企業,轉移了40多家陶企。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山東淄博。“如果嚴格地按照環保的相關要求,陶瓷行業絕大部分的廠家都得關門,能夠繼續生產的可能一個巴掌都數不完。”相關協會的一個高層領導私下裏如是說。

有業內人士稱,在陶瓷行業發達的意大利、西班牙,陶瓷和其他產業一樣是平衡、和諧的,陶瓷產業也可以是綠色環保的。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工業協會會長葉向陽認爲,應努力實現“四個轉型”:一是由資源依賴型轉向資源節約型;二是由環境污染型轉向環境友好型;三是由數量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和“六高(高產品及服務品質和性價比、高科技及文化藝術元素含量、高附加值和勞動生產率、高集約化水平、高資訊化水平、高國際化水平)兩自(自主創新、自主品牌)”型;四是由大而不強型轉向既強又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