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家適合老人養老?所有高度都有講究

安宅吧 人氣:2.76W

週五一早,田野和他的小夥伴們就開着麪包車,帶着一車的板材和器械,朝西城區園宏衚衕趕去——,他們將對一間平房進行適老化改造,讓居住在其中的一位失明老人和一位老年癡呆老人更加舒適地生活在其中。

怎樣的家適合老人養老?所有高度都有講究

適老化,顧名思義,使設施或環境適合老人,國內對此的研究從2010年左右開始。隨着老齡化社會特徵的凸顯、居家養老成爲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基礎,適老化逐漸成爲養老領域的熱詞——要居家養老,家就必須適合老人養老。

那麼,什麼樣的家是一個適合老人生活、養老的家呢?田野和他的小夥伴正在進行透過一次次的改造進行探索。

“每家需求都不一樣”

西城平房區,園宏衚衕,大雜院裏拐四次彎兒,狹窄的通道終抵達一間低矮的平房——這裏就是失明老人薛風義的家。

房內燈光昏暗,使用的還是白熾燈泡和節能燈管;裏外屋共20平方米的空間裏擺了三張、三個衣櫃、兩個矮櫃和一堆雜物,非常擁擠。此次需要改造的就是12平方米的裏屋。

“他們家基本就是髒亂小,站不開人,而且家外的小衚衕很窄,老人出行不便,出去上個公共廁所安全也沒有保障。”

田野告訴北京晚報記者,西城區從2016年10月起向中重度失能老人發放居家照護服務補貼,失能老人及家屬可以用這份補貼購買居家照護服務,簡單的如理髮、洗澡、修腳,複雜一點的如健康諮詢、家庭醫生、無障礙設備安裝等。

薛大爺今年已經87歲,因爲青光眼治療不及時導致雙目失明。他的老伴兒今年也77歲了,患有老年癡呆症,二人都屬於西城區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

早些時候,他們的兒女透過區民政局發放的指導手冊找到了提供無障礙設備安裝服務的北京京福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福安則委託北京健租寶科技有限公司對薛風義老人家進行適老化改造。田野正是這次改造的負責人,他的職責是拿出設計方案並帶隊進行實施。其中步就是了解老人的需求。

“因爲我退休了,所以工作日是我來照顧老爸老媽。到了週末,弟弟妹妹們來換班。”薛大姐告訴田野,因爲家裏地板太滑,父親曾經滑過一跤;而母親喜歡出去走走,但通往院外的小道狹窄,兩側都是高高的磚牆,缺少能扶手的地方。

而家裏的空間利用也缺乏效率,太多雜物和傢俱幾乎將屋子擺滿,輪椅難以進門,在屋裏打個轉也很困難。“每個家裏的老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得針對老人的不同需求去拿出個性化的方案對房屋進行適老化改造。”田野說。

“所有這些高度都有講究”

適老化改造,安全爲先。因此田野首先要解決地板打滑與出門不便的問題。

老人家目前的地板是老式的光面地磚,進行剷除工程量會很大、花費也較高,所以終田野選擇了在現有地板上鋪上一層防滑地膠,12平方米只需要120元就能解決。

“這種地膠現在很多醫院和養老機構都在用,首先它可以防滑,其次萬一老人滑倒了,它還有一個減震的作用,減少老人所受的傷害。”田野解釋道,這種地膠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透過膠水與原有地板緊密貼合,膠水會有一些氣味,但會很快散去。

在工人鋪地膠的同時,改造小隊裏的邢海軍師傅正在入戶過道里安裝扶手。

這條入戶的過道很窄,老太太習慣左手拄拐,出門可以扶右側的窗臺,但回屋時過道右手邊堆着雜物,老太太夠不到牆,所以扶手就顯得很必要了。

“門口和洗澡間的扶手也是他們以前給安的。”薛大姐正扶着母親在牆邊體驗扶手高度是否合適,老太太已患老年癡呆,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思,只能簡單地點頭搖頭。

“扶手高度在0.85米到0.9米之間,高一點低一點都會扶着不得勁,所以必須老人親自來感受。”邢師傅說道。

高度確定好之後,邢師傅用電鑽在磚牆上鑽好扶手兩端的孔,又擺好扶手,每頭各用三顆螺絲將扶手上緊,以保證抓握的安全。

這邊,地膠已經鋪好,田野首先帶人把新沙發搬了進來。老人家原有的沙發太低,坐下去費勁不說,因爲衝力太大,沙發的一個鐵質腳已經壞掉,更是失去了穩定性。

而新沙發高度在53釐米左右,正適合老人坐下;底部貼地也更近、更穩定。“所有這些高度都是有講究的,少一點都會不舒服。”

空間講究寬敞明亮實用

地膠鋪完了,田野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是12平方米里屋的空間利用問題:讓可用面積變大,並且看起來也更大。

薛大爺祖籍山西大同,1953年來京工作,近些年老家的親屬多已不在,失明後他的活動範圍更是大大縮小,幾乎不出門,因此他的回憶只能透過物件來承載,一把蒲扇、一頂帽子、一件衣服,哪怕再舊再無用,他也非要留下。

“老人他就是什麼東西都不捨得扔,我爸有些東西他就非得擱在他牀頭,要隨時能摸着才行。”薛大姐說,“但牀就那麼長,放了東西他腿就伸展不了,就一直這麼湊合着。”

除了牀頭,還有更多的雜物放在三個大衣櫃裏頭與頂上,而這三個衣櫃就佔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空間。

針對此,田野希望能夠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間:將薛大爺所睡的普通牀替換爲上下牀,下鋪仍舊睡人,上鋪可用來擺放薛大爺寶貝的東西;原來的三個大衣櫃扔掉兩個,替換成兼具收納與掛衣功能的推拉門組合櫃,一方面騰出了開門的空間,另一方面提高了收納的效率。

“空間變換的目的就是騰出一個直徑一米五的空間,供輪椅旋轉。”田野將輪椅從門外推入,在屋子中央打了個轉,“這樣老人就可以坐輪椅進出了。”

田野在上下鋪的梯子上貼上了呼叫器,按動按鈕,拿着接收器的人就能馬上得知;而梯子更是能起到支撐作用,薛大爺藉助它和柺杖就可以自主起身

這些結束後,小隊開始調整裏屋的光照條件:原有照明是老式白熾燈,照不到房屋的角落,使得原本就侷促的空間顯得更爲狹小。而薛大爺雖然失明,但有一隻眼睛仍有微弱光感,對照明並非沒有需求。

因此田野購置了一個LED吸頂燈,用更小的耗電量換取了好得多的照明效果。並且這個吸頂燈配備兩個無線開關,一個貼在了牀邊,薛大爺伸手就能夠到,另一個貼在薛大姐所睡的外屋,不用走動就可以幫老人開啟。

老人起居晚年千萬別湊合

“十年前我就跟爸媽商量說,給家裏重新裝一下讓他倆住得舒服點兒,我爸就說別折騰了,還不知道能活幾年,湊合着過吧。”薛大姐說,“結果這麼一湊合就是十年。”

薛大爺這樣的心理在老人中很常見。根據北京市提出的“9064”養老模式,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的協助下居家養老(6%的老年人透過政府購買社區服務照顧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顯然,大規模的“湊合”並非長久之計。

田野畢業於北京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持有養老護理員證書,透過適老化改造讓老人能夠舒適的居家養老是他的目標。

上學時清華大學周燕珉教授在老年住宅設計方面的論述田野一直記在心中:老年住宅應該保障老人居住安全,降低住宅中的事故發生率(如設定防滑地膠);應能支撐老人獨立生活,延長老人自理生活時間(如安裝扶手);應提高老人與外界的聯繫能力,可及時得到外界救助(如安裝報警器)。

往細了說,老人視覺衰退,則應合理佈置光源、設定夜燈;老人的運動能力下降,則應佈置洗澡椅、坐便椅;老人喜歡把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觸的地方,則應在牀頭附近增加收納空間;老人愛追憶過去,則應在家中佈置相框、紀念品、獎勵品等。

薛風義老人家是田野操作的第二個適老化改造項目,田野自認是在有限的空間和預算裏做出了比較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遺憾:“牀的高度稍微低了點,加一個墊子坐的時候會更舒服。而且老人家的傢俱還是偏多,希望他們在後續整理的時候能夠充分利用新櫃子的收納空間,把多餘的傢俱處理掉,給老人省出更多的空間來。”

田野認爲,在接下來的10年中,適老化改造會進入每一個家庭,“到那時適老化改造就會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事兒,一切都會更加成熟。”(來源:北京晚報)

TAGS:老人 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