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

安宅吧 人氣:2.83W

  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

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

  爲了祖國的未來,快來關注我們吧

  你希望她的婆家要多給彩禮。

  你有一個兒子,

  你嫌親家要的彩禮太多。

  你有一個兒媳,

  你嫌兒媳事太多,不懂事

  你有一個女兒,

  你希望她掌管婆家大權,

  你開車時討厭行人,

  你走路時討厭車。

  你打工時覺得老闆太強勢太摳門,

  你當老闆後覺得員工太沒責任心沒執行力。

  你是顧客認爲商家太暴利,

  你是商人覺得顧客太挑剔。

  小故事 大人生

  【小故事一】

  一頭豬、一隻羊和一頭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裏。

  有,牧人將豬從畜欄裏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嚎叫,強烈地反抗。羊和牛都很討厭它的嚎叫,於是抱怨:“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出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迴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捉你們,只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卻是分我的命啊!我的生命啊!!!夥計們!”羊和牛相視無言“......”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是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的。因此,對他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關心他人。而不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畢竟,天道好輪迴,蒼天又何曾饒過誰呢!善意對待他人,必將收穫善意! 

  【小故事二】

  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你把我當成你,我把你當成我,這樣就換了位,再思考一下……

  一對夫婦坐車去遊山,半途中下車。聽說後來車上其餘的乘客沒有走多遠,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結果全部喪命。女人說:咱們真幸運,下車下得及時。男人說:不,是由於咱們的下車,車子停留,耽誤了他們的行程。不然,就不會在那個時刻恰巧經過山崩的地點了……

  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與人之間少不了諒解,諒解是理解的一個方面,也是一種寬容.任何人都有被冒犯、被誤解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於懷,心中就會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或許能達成諒解。諒解是一種愛護,一種體貼,一種寬容,一種理解!!

  【小故事三】

  父親講,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輕女士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他進去後才鬆手。父親向她道謝,女士說:“我爸爸和您的年紀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這種時候,也有人爲他開門。”聽了這話,我心裏熱熱的,聯想很多。

  我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堅信自然中的法則。“換位思考”就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法則。

  古往今來,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馬太福音》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着大意相同的話。

  【小故事四】

  有一對要租房子的夫妻,倆人拖着疲累的身軀挨家挨戶的找房子看,但總沒有幾個中意的。到了下午,奇蹟出現了,倆個人共同看上一間他們都滿意的房子,急着想付訂金,把房子訂下來!(因爲這房子太好了!客廳像客廳!廁所像廁所!他們不喜歡那種客廳像廁所般太雜亂的房子;也不想要一個廁所像客廳般豪華的房子!)

  房東出現了,是位老先生,這老先生說:『租房子,我只有一個限制,那就是我不租給有小孩子的家庭。』這對夫妻面面相覷。

  老公:“可是你看我們旁邊的小孩是什麼?”

  老婆搶着說:“是裝飾品!”

  老公:“老婆!你呆了嗎?爲了租房子竟然把小孩當做假的!”

  老婆:“嗚~我真的很喜歡這房子,被這拖油瓶給害了啦!”

  倆人正沮喪的要離去時,只見小孩又回頭按電鈴,叮咚!

  龜毛老伯又來開門!老伯笑着說:“啥事啊?裝飾品~呵呵呵!”

  小孩:“阿伯,我要租房子!”

  老伯說:“租房子?我不租給有小孩子的家庭哦!”

  小孩:“我知道!我只有爸爸媽媽沒有小孩子啊!你可以把房子租給我!”

  老伯:“哈哈!真是聰明,OK,就租給你!”

  生活中總有許多限制,不論限制是正面或負面的,不加思索的跟隨會讓人不知其所以然!你有沒有這種經驗呢?

  一旦工作成了一種習慣,那刻板的邏輯也就隨之而來。有時連泡杯咖啡這樣的小事都不懂去換個角度思考,這樣的工作是很可怕的喔!

  【小故事五】

  有一位母親很喜歡帶着5歲的女兒逛超市,可女兒卻總是不願意去,母親覺得很奇怪,超市裏琳琅滿目五顏六色的東西那麼多,小孩子爲什麼不喜歡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帶開了,母親蹲下身子爲孩子繫鞋帶,突然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動着的全是腿和胳膊。於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超市。從此,即使是必須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細心的母親!

  “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與學生換位,反思我們的教育,真的有點可怕。學生犯了錯事時,經常採取一些責問、訓斥、罰站等做法。這樣的做法學生根本不會有安全感,設想一下沒有安全感的教育怎麼會有效呢?難怪很多老師在教育學生之後,沒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時,也多半覺得委屈,“好心沒好報”。其實,這樣的大動肝火,不如寬容、諒解和體貼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TAGS:!!!